2016关于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|2016关于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
发布时间:2019-09-24
发布时间:2019-09-24
校园文化就是以校园为地理环境圈,以社会文化为背景,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,以群体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一种亚文化,它既反映文化的一般性,又有自己的特殊性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,欢迎大家阅读!
【2016关于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1】
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独特风貌,蕴含着一种潜在的力量,具有无声教育的感染作用。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的根本之源。大力加强和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。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,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,丰富师生校园文化活动,规范校园文化制度,培育良好的校园精神,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,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,现结合我校实际,制定如下实施方案。
一、指导思想
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主题是:让先进文化时时充满校园,让多彩校园处处体现教育。
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:坚持以邓小平理论、 “ 三个代表 ”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,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,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,以素质拓展为目的,立足实际,突出特色,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,使我校校园文化朝着政治化、正规化、多样化、群体化、艺术化方向发展。通过多层次、多形式、新颖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,推广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理念,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,努力构建和谐向上、富有时代特征、教育特点和校本特色的校园文化,提高办学品位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。
二、总体目标
通过校园文化建设,营造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文明育人的环境,培养符合教育方针要求的学生,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。创建要遵循育人性原则、整体性原则、特色性原则,分项分步实施,不断构建与完善与时俱进的、具有浓厚育人氛围和鲜明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。
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培养优良校风、学风为目标,铸就校园精神。要突出精神文化意义,要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切实建设好,做到有宣传阵地、有组织机构、有文化活动、有全员参与,真正在校园内营造文明育人的环境,营造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良好氛围。
1、创设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,突出环境育人功能。校园绿化达到绿中求美,校舍建筑美观别致,景点设置精心自然,达到平、净、齐、绿、美,提高校园景观的文化品位。
2、优化健康向上的校园教育环境,塑造良好社会形象。创设健康的舆论环境、和谐的人文环境、优雅的教学环境、浓厚的学术环境,加强校风、教风、学风建设,塑造学校教书育人、教师为人师表、学生文明守纪的良好社会形象。
3、开发隐性教育课程,规范师生行为。健全学校管理制度,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,师生言谈举止文明,自尊自律自强,养成规范的教育教学行为和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,培养学校的争先意识、教师的敬业意识、学生的文明意识。
三、实施方法和步骤:
1、明确建设目标,提高思想认识。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,既包括自然环境的改善,也包括隐性教育课程的开发。要提高思想认识,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、提高学校管理水平、塑造师生良好形象为目标,加强校风、教风、学风建设,全面提高学校内外部环境的文化品位。
2、加强组织领导,做好整体规划。把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到学校主要议事日程中,分工负责,齐抓共管,统一组织实施。同时,要从学校实际出发,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年度计划和建设措施,要与规范化学校复验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工程和办学布局调整相结合,分阶段、有层次地全面实施。
3、做好宣传发动,形成创建合力。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全员参与、全过程育人,充分发挥师生、社会和家庭的积极性,形成创建合力。要利用学生大会和家长会,做好宣传和组织发动工作,使师生明确优美校园环境的标准和文明行为习惯的要求,营造创建氛围,使之成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行为。
4、突出学校管理,提高师生素质。校园文化建设要立足长远,着眼现实,突出管理,注重效益,正确处理好长期性与阶段性的关系,重点抓好校园文化传统的积淀、制度文化建设、师生人际环境建设,引导、规范师生行为,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,切实增强校园育人功能。
四、建设标准
㈠校园建筑文化
1、校园布局。学校分区明确,规划布局合理。校舍功能齐全,坚固耐用,安全卫生,使用合理。
2、校舍建设。普通教室和专用教室地面平整、宽敞明亮。桌椅、黑板、讲台整齐完备,电源、插座、窗帘、采光、照明设施齐全,钉挂整齐划一,门窗配件齐备。
3、配套建筑。校门新颖,突出学校特色。校园内设置集中绿化地、花坛、景点,建设校园文化特色,形成庭园美化效果,学校硬化平坦,楼内墙壁洁净。
4、运动场地。有适合教育教学和师生活动的运动场地,环形跑道平整湿润,无乱石、积水,保持平整。室外器材设施维护维修及时,保证使用安全。
5、周边环境。校园周围清新幽雅,整洁美观,无卫生死角,周围无影响学校秩序的商店、摊点和“三厅一室”。
㈡学校教育文化
1、阵地开辟。设置标准的旗杆,建立周一和重大节日升挂国旗制度;有适应学校规模的宣传橱窗,班班有手抄报,展示内容或陈列作品及时更换;广播室每天广播不少于一次,校园网定期利用,德育展室、少先队活动室建立使用制度,活动效果明显。各专用教室和有关场所,规范悬挂伟(名)人画像、格(名)言等。
2、教育标牌。学校在教学楼走廊、主路口等适当位置设立办学思想、育人目标、校训、校风、教风、学风等宣传牌。学校内设置内容健康、富有教育意义的标语牌,引导、规范师生行为,体现学校特色。
3、管理制度。建立校务委员会制度和校务公开制度,制定教师、学生管理常规,重视师生的过程管理并有原始记录。有适合学校实际、内容全面、权重分布合理的教师评价方案,体现素质教育原则。教学、德育、安全、体育、卫生等工作有制度,有管理,有检查,教师教学行为规范。
4、室内布置
⑴普通教室。教室前方悬挂国旗或班训,黑板两侧可分别悬挂格式统一的镜框,内设小学生行为规范、班级制度规则,以及各种表册。室内卫生工具存放整齐,电教设施有专橱存放,专人管理。
⑵办公室。桌椅摆放整齐,灯、镜、盆、橱等办公用品和生活设施完备统一,图表、规章制度等悬挂规范,整洁条理,美观安静。
⑶专用教室。规章制度完善、制作统一镜框并上墙。有使用记录并及时登记,室内布置体现学科特点,保持卫生清洁。
5、文化氛围。定期组织师生开展“书香校园”实践活动,在全体学生中开展“每天课外阅读十分钟”活动,举办文艺汇演、手抄报展评、影评活动,组织开展好传统节日庆典活动、体育活动、运动会,提高师生审美水平和人文素质,净化校园文化内容,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指导,防止非理性文化倾向的负面影响。
㈢校园风情文化
1、环境整理。校园无杂草杂物、无积水、无散养家禽,水泥地面无尘土。室内外窗明几净,地面清洁,无污迹、积灰、蜘蛛网。学生宿舍通风良好,保暖、透气、干燥,桌、床、盆、衣被整洁,室内无异味。厕所定期冲洗,垃圾定点入坑,校舍天天打扫,校园无卫生死角。
2、校园绿化。校园绿化覆盖率高,以常绿树、风景树为主,乔木、灌木、花卉和草地相结合,提倡多样性,班组承包管理,灌溉、修剪、清扫及时。校园绿化突出主题,形成主体格局。绿化与校园经济、课外科技活动、劳动实践相结合,渗透职业指导教育。
3、师生风貌。学生统一着装,不穿奇装异服。红领巾佩带整齐,尊师爱生,友爱互助,言谈文明,举止文雅。课间操、集会行动迅速、秩序安静,集体场合注重礼仪,互谦互让。
4、校风习俗。坚持开学举行典礼,组织表彰、授奖、入队宣誓仪式,开展节日庆祝活动并形成传统。领导班子团结务实,教师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强,干群、师生关系融洽,营造民主管理、格调高雅、勇于教改的文化氛围。
五、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
(一)校园文化环境建设
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的作用。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薰陶,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,进而热爱家乡、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。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习舒心怡神,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。丰富多彩、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,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的形成。
1、优化校园内外部环境
我校校园布局合理,环境优美。校园环境规划体现一定的文化内涵,巧妙设计各景点,花草树木布局错落有致、疏密合理。本着“追求高品味”的原则,继续做好校园绿化、美化工作;增设一二个具备育人功能的景观,做到点面结合,使校园成为工作、学习、休憩的理想育人场所,以对外彰显学校的教育品质;校园户外张贴物、宣传品管理规范,校内各种标牌规范,发挥好宣传长廊的教育功能。
2、加强人文环境建设
3、加强文化设施管理
注重教室、办公室等文化建设,做到环境卫生、摆放规范合理、布置精致美观、富有教育意义及个性特性。校园净化,使视线内整洁度高,无乱涂乱画乱刻乱丢乱摘乱踩及蛛网污迹等现象,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。班级教室的布置要兼顾共性与个性,各班师生可根据各自的特点创设不同的风格与追求,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,通过班风、学风、教风的建设来体现隐性文化,让教室成为学生表现自我,优化个性的场所。
4、做好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
争得公安、工商、文化等部门及社区单位的支持,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良好,校园周边环境卫生、安全、健康。校门前无摊点、200米内无营业性网吧与电子游戏厅等营业点。发现情况及时报告。
(三)精神文化建设
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,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。我校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重视和完善学校的精神文化。
1、打造“和谐、团结、进取”的学校精神
办学理念——和谐、团结、进取。在办学理念的统领下,全校上下团结一致,共同努力,迎接挑战,使我校成为一所令所有人向往的学校。
提高师生的团队精神增加和谐性。在师生中创造性地开展一些活动,重点突出开展一些形式多样文体活动,让师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,感受到温暖。以相互尊重和宽容为前提,提倡每一名教师和学生都要努力地认识自我、发现自我、挑战自我、完善自我,大胆张扬个性,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。
2、开展校本研究,构建教师文化打造教师文化
3、以班级文化建设为重点建设优良的校风
校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,我校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,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校风。我们校风建设目标:校园秩序井然、校园语言文字规范、班集体建设成效显著、学生文明进步,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。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,构建富有个性的班级文化是本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。一是班级环境卫生,要窗明几净,设施设备完好,地上没有纸屑,创造一个整洁的学习环境。二是让教室的墙壁教室的设计、布置,利用教室四周的墙壁营造出整洁清新、充满美感的浓厚的文化氛围。三是班级制度公开化,班主任要根据《守则》和《规范》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,并结合学生的特点和自己管理经验,组织学生讨论、制定富有本班特色的班规,如定期对调座位、卫生责任的划分等。
(三)校园文化活动开展
1、开展专题教育加强常规管理。专题教育有热爱祖国、理想信念、民族精神、科学人文、廉洁荣辱和生命教育,各项教育活动有计划、有活动记录、有总结。规范执行升降国旗制度。社会实践、校外德育基地及社区教育活动等形成制度,定期活动。继续完善家长会制度,鼓励家长和学生有效地参与学校管理活动。值日教师、值周行政、值周班级、五项常规检查评比、主题班队会等制度再完善。
2、开展社团活动,让学生感悟生活
有目的、有计划地开展音乐、美术书法、体育、科技社团形式的活动,一可发现学生的特长,挖掘参加学生的潜能,促进其特长的发展,二可浓厚校园文化活动氛围,使兴趣活动文化大众化,使其它学生的以后发展有一定的基础。
3、开展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
读书启迪心智,读书滋养心灵,读书涵养人生。我们应努力守住心灵的净土,走进名家伟人的精神世界,与他们进行心灵对话,陶冶自己,提升自己,以读书丰富校园文化,营造书香校园。拟定学生读书计划,轻量重质,促进学生养成自觉读书学习的习惯。
(四)制度文化建设
1、制度规范化文化化
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,制度形成必须师生共同参与,遵守制度必须成为全体教职工的习惯,有效执行制度促进学生、教师、学校和谐共同发展必须形成一种文化。学校要创新有利于师生、学校健康发展的招生管理、学生管理、教师管理、教学管理、后勤管理各项制度,如规范学生先进评比方法和德育教师先进评比方法等,使各项活动有章可循,在一个有秩序的氛围下良性开展。学校的各项制度要汇编成册,并有制定或修订规章制度的程序性制度。
2、完善教代会制度和加强民主管理与监督。
六、建设保障措施
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,需要全校师生长期共同的努力,更需要各处室的齐抓共管、同心协力发挥各自的功能,互相配合,形成合力,共同构建我校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色。
1、统一思想,提高认识,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
2、加强领导,明确职责,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
3、以人为本,发挥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
师生是学校的主体,校园文化是师生员工学习、工作以及生活的一种精神氛围与物质环境,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这种精神氛围和物质环境的建造与变革,接受这一文化氛围的陶冶和塑造。为此,要充分发挥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,以校园文化建设来促进师生的发展。
4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课题研究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
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,培养符合教育方针要求的学生、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目标。这要以科研为先导,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校本研究。研究要着眼于校园文化的现实作用和创新发展,赋予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以时代精神;研究发挥教师学生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主体作用;研究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全面发展相互作用;研究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特色。
【2016关于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2】
一、指导思想
以坚持邓小平理论、“三个代表”为重要思想,落实科学发展观,以培养人文精神和提高综合素质为宗旨,构建文明、健康、平安、人文、和谐的校园文化体系,为学生的发展、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,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的成长乐园,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。